新闻中心

人大代表王丽梅:基金支持冰城旅游与文化发展

2017-03-22 16:41   编辑:红博商业

人大代表王丽梅:基金支持冰城旅游与文化发展


3c1b0b1.jpg

随着去年红博·西城红场开业,哈尔滨红博商业实现了从传统批发市场到康乐园生活空间,再到多产业融合现代生活平台的商业产业模式升级。这场升级,几乎与供给侧改革在互联网发展下为哈尔滨带来的新经济体转化过程同步。今年两会,王丽梅代表就哈尔滨新经济体发展提出建议,希望国家对在龙江创业与生活的年轻人给予政策支持,同时针对哈尔滨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国家从文化产业专项基金上给予支持。

供给侧带来的巨变给了哈尔滨机会

冰天雪地艺术产业也是内生动力只有新经济才能留住更多原创力

“服务业已经占到哈尔滨GDP的一半,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跨界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王丽梅代表以农业举例,作为一产,农业可以与旅游和文化产业结合,还可以与艺术和商业结合。供给侧改革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是“条块被加速打破”,“很多方面可以打通,最终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大生态平台”。

王丽梅代表在接受本报特派记者专访时说,“供给侧改革,就是顾客的需求在哪里看得到。”西城红场将产、学、商、艺、康、旅六大业态板块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于互联网、自带流量、自带势能的超级IP,特别是与旅游和市民艺术生活的融合,冰天雪地艺术推动新经济,是这六大产业板块之间最大的关联。最终,商业大平台成了前端。“商业与大工业、大农业并不矛盾,并必然成为最终端的载体。”王丽梅代表说,尽管消费的红利尚未真正释放出来,但这六大业态发展势头强劲,“一旦把它形成一个大产业平台,将直接拉动哈尔滨的二产和一产”。

冰天雪地艺术产业也是内生动力

线上线下融合,创意与零售融合,商业与旅游融合,王丽梅代表举例,哈尔滨人敢穿、爱穿、会穿,有对时尚文化特有的理解力,如果外地人来旅游,哈尔滨能为他们提供原创、定制的服装,同样会成为拉动哈尔滨旅游业的动力。比如2017年哈尔滨国际时装周,邀请到了34个国家的设计师,搭建了国内、国际设计师的原创、集聚平台,为国内外时尚爱好者提供买手和定制服务。在王丽梅代表看来,这就是用生活艺术成功实现了一次对哈尔滨旅游的拉动。

每年全国两会,都有很多外地代表反复向王丽梅代表表达对哈尔滨的好奇与憧憬。“龙江人一直有这样一个情怀,就是希望通过创新与突破,将欧陆风情特有文化,将哈尔滨的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引领,打造成文化品牌。”王丽梅代表说,尤其还要借“一带一路”,把哈尔滨打造成对俄的中国公共品牌。“品牌需要文化,尤其在对东欧文化认同方面,哈尔滨是中国唯一的。它更应该是中国品牌向东欧走出去的基地,而同时需要哈尔滨的原创力量。因为只有我们才知道,哈尔滨哪里最值得骄傲。”

只有新经济才能留住更多原创力

“来哈尔滨旅游的人,不光看自然景观,还应该感受到城市文化内核。”为此,王丽梅代表在西城红场中做了一个美术馆,它的硬件水平国内顶尖,融合多种元素,以文化为支撑。为了研发美术馆的艺术衍生品产业,美术馆正计划联手哈尔滨几所高校,充分挖掘本土青年人才和原创文化资源。

在王丽梅代表看来,老工业基地、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城市才有支撑,才有活力与动力,才能吸引更多创意研发的人才留下来。红博与团市委创建“青创会”以来,王丽梅代表发现,真正吸引年轻人的不再仅仅是就业,而是有创造和发挥的空间与平台。她因此在两会上建议,国家对黑龙江创业的年轻人给予支持,特别是在对大学生毕业后再教育和培训方面,国家应给予支持和补贴、创业优惠等政策。这种支持不仅体现在资金上,更应该是环境和生活生态上。

关于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她建议不止国家,黑龙江省也应出台针对龙江旅游的扶持政策,同时加强旅游管理,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贯通,国家应该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热门推荐

0.0725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