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企联姻 “哈响”打上红博印
2009-09-18 09:00 编辑:红博商业

哈响与红博签约现场
哈尔滨文化局副局长刘彦涛主持
黑龙江省服装协会会长、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
哈尔滨歌剧院院长陈晓生 发言
哈尔滨市文化局局长杨晓萍
昨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会议中心,哈尔滨交响乐团与红博商业文企合作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隆重举行,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刚、哈尔滨市文化局局长杨晓平、哈尔滨市歌剧院院长陈晓生、黑龙江省服装协会会长、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等出席本次会议,并在会上讲话。会议由哈尔滨市文化局副局长主持。
本次红博与“哈响”进行战略合作,是“强强联合”,并展现出三大特色:
首先,红博与“哈响”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一方面通过合作,进一步推广了“哈响”品牌,使“哈响”在市场化运作上获得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合作,也进一步提升了“红博品质文化十二月”的品质感,更会给广大消费者演绎出精彩多元的品质文化。
8月28日开始,“哈响”以“哈尔滨红博交响乐团”的名字,一行80余人,作为文化使者随同哈尔滨市政府代表团,赴奥地利维也纳、丹麦奥胡斯、希腊哈兰德里三座城市进行为期9天的文化艺术交流,充分展示哈尔滨音乐名城的魅力和风采,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欧洲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红博的美誉度进一步加强,文企联姻成效初现。
随后,“哈响”除了为红博商业顾客、vip精心打造20场大型专题演出外,还将开展一系列公益化演出,我们将深入到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社区广场、大中型企业和部队军营等,进行交响乐演出与交响乐知识普及。此外,还主动出击国内外各种文艺交流和时尚活动,进一步强化“哈响”的知名度和话语权。
其次,社会责任是合作的基石。红博始终认为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非是对立的。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家,根本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如果实现了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的有机结合,那么就可以起到1+1>2的效果。此次战略合作,远远超出了单纯意义上品牌营销的角度,作为一个本土企业对这座城市始终有着不曾忘却的责任感。
哈尔滨是驰名中外的音乐名城,而“哈响”就是一张最为亮丽的音乐城市名片。值得我们每一个哈尔滨人骄傲和自豪的是,“哈响”在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史上,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正是因为“哈响”,“东方小巴黎”增添了流光溢彩的时尚韵律。
当今的“哈响”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型期,企业有责任为“哈响”注入全新的活力元素,达到“哈响”的健康快速发展给予大力扶持。
第三,是资源整合的必由之路。
哈响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赢得了哈尔滨广大市民的赞誉和认同,因此在把高雅艺术引向广大市民,特别在交响乐知识普及方面,哈响在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资源优势。红博商业作为一个流通领域的窗口单位,在对消费者进行气质培育、文化熏陶方面,具有潜力巨大的商业平台,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经验。特别是年初推出的“红博品质文化十二月”不断赢得消费者关注度的背景下,不断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不断整合新的优势资源,以此来打造一个新的和谐共同体,不断探索提升城市人文品格的新方式。
哈尔滨市歌剧院院长陈晓生在发言中说,“哈响”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转型的新方式,但是受资金瓶颈的制约,“哈响”的市场化运作没有进入真正的轨道,完善机制,留住人才,拓展渠道,打造品牌急需解决的课题很多。而从“哈响”的品牌角度考虑,与我们合作的实体企业,一定要具备一下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该企业品牌影响力要与“哈响”相匹配;二是该企业文化价值观要与“哈响”实现高度认同;三是该企业在市场化运作上要有丰富的成功案例与实操经验。而红博正是具备着三个条件的企业。
红博与“哈响”的合作,绝不是简单概念上的冠名出资,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品牌营销,通过积极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整个过程,多角度实现强强联合、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文化共享,我们共同探索和实践文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方式,全力扶持哈响多出特色、多出精品,我们力求在合作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突破,在突破中求发展,助推“哈响”品牌不断做强做大,走出龙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