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不让台前幕后大揭秘
“红博·当红不让”节目开播以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该节目将舞台搬出演播室,搬进卖场,搬到市民中间,曾经神秘的电视制作过程,曾经精彩的电视节目,让市民看到、了解到,其中的艰辛、快乐、执著、敬业一览无余。舞台上呈现的精彩瞬间,是有那么多幕后英雄辛勤的汗水浇灌,使这个百姓的舞台、百姓的节目更加贴近百姓。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期节目录制前,在选手这里,都会有编导指导参赛选手在舞台上的细节,从选手在什么地方上台、如何上台到选手舞台上的姿势、服饰、表情、语言,甚至细化到在哪个环节需要与观众互动,在哪个环节举起麦克风,再到选手从什么地方下台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编导都会认真对待,反复叮嘱,甚至会亲自表演,帮助选手找感觉。而在观众这里,也有专业的编导指导大家进行一遍又一遍地热场。“掌声再大些、需要有呐喊声、我们的口号、举起你们手中的道具、要面带笑容、要有激情……”这些热场词汇,对于经常来现场看节目录制的朋友并不陌生。这时,摄像师就开始用他们手中的镜头,来捕捉观众们的灿烂笑容、精彩瞬间,这些美丽的片段将会在节目的后期编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节目录制过程中,节目组的编导、制片人就会分成三组人,一组人组织参赛选手,在后台更换服装、检查选手号码牌、复习节目内容、安抚上台心情等,做好上台前的准备,并且在选手演出过程中,充当搬运工,负责将选手需要的道具搬上搬下。一组人,站在观众评委席附近,叮嘱观众在录制过程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还要负责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随时提醒观众给予热烈、激情的掌声。最后一组人,就是真的幕后英雄了,他们坐在音频灯光控制室里,通过电视屏幕,监控舞台上录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舞台灯光打得太亮或太暗、选手麦克风声音过大或过小、选手服饰、妆面协调与否以及舞台效果的整体把握。如果出现不适合的地方,各组的负责人就会通过手中的对讲机相互沟通,进行现场调整。
由于是现场录制,为了能录制出精彩的节目,电视呈现最好的效果,舞台上,选手重复上场两遍三遍、主持人说错话重新来过等这些都是常事,与此同时,所产生的笑料百出的插曲也是比比皆是,比如主持人说错话、弄错节目程序就给大家鞠躬,有时会鞠上好几个;选手演节目时忘词,再来一遍忘得往往更多;评委点评时,观众里的小朋友忽然跑上舞台,突然有超大的手机铃声,这些都是在电视上无法呈现给观众的。
一位40多岁家住开发区经常来现场看节目录制的刘淑红阿姨说:“看了这么多年电视,今天终于知道电视节目是怎么录制的了,需要那么多人的配合,而且演员也有出错时,只是不来录制现场不知道而已,这回我不再感觉‘上电视’多神秘了,让我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我也知道了,录一场节目,编导们是多么地辛苦!”
